关键是自已所云而非人云亦云。
1959.9:出生于安徽徽州歙县“张一帖”世医家族,其父李济仁为首届国家级“国医大师”,母张舜华为“张一帖”第十四代传人
1965.1-1971.1:安徽歙县定潭小学学生,小学毕业
1971.3-1976.1:安徽歙县深渡中学学生,初中、高中毕业
1976.1-1978.4:安徽歙县“插队知青”、“民办教师”
1978.4-1980.1:徽州师专(现黄山学院)中文系学生
1980.1-1983.9:安徽铜陵市第八中学教师
1983.9-1985.7: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学生
1985.9-1988.7:北京中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硕士生,获医学硕士学位。师从训诂大家钱超尘教授
1988.7-1994.8: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副教授,获国家教委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1993年),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十佳青年(1994年),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4年)
1994.9-1997.7: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获哲学博士学位。师从易学泰斗朱伯昆教授
1997.7-1999.6: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内经大家王洪图教授
1999.7-2001.5: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医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2001.5-2009.3: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9.3-2013.11: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4.1-今,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医文化研究院院长
挺好的
易经》养生,是一种大道至简的养生法。 作者简介· ··· 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易国学院院长
这次张其成教授的易经课期待了很久。一来,上课之前已经被很多人安利过。二来,教授之前一直在闭关,这次课程等了很久。
课程伊始,教授带着我们一起探讨了一下对《易经》这本书的理解。平时我说对易经比较感兴趣的时候,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会问:"你是不是会?" 所以说很多人会把易《易经》定义为一本书,但是它其实也是一本历史书和哲学书,从西方的角度里面甚至蕴藏了很多科学秘密。
上课之前我跟朋友说要去云南上易经课。他就问我:"你知不知道易经原本是有三本的?" 当时我一愣,没想到课上张教授倒真提了这一点。三皇三易,包括《连山易》,《归藏易》和现存的这本《周易》。前两本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失传。现在我们说的《易经》,通常指的就是周文王写的《周易》。
上课的时候,教授给我们看周文王当时所在的监狱。有点感慨圣人就是圣人,在极端环境也能有非凡成就,好像王阳明一样。
然后来说说易经的吧,课程之前,我学过六爻和梅易的法。以前有人说过,你学的这个梅花易数是先天八卦,还挺准的,那会也不懂先天后天的区别,因为当时是跟投资的老师学的,辅助投资决策的。课上学习到先天八卦,主要看时间,后天八卦主要看空间。
这次课程上,教授把4种法都介绍了一下,包括揲蓍法,掷钱法,梅易法和观象法。教授其实是说最厉害的就是最后一种,但估计很多人都觉得观象法有点太玄了,有点像梦的解析,说到底这个解析才是重点。它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卦象本身其实是固定的,解卦的人是不是能讲到重点,给出准确的判断,这个才是水平高低的体现。修为不同维度不同的人看到同一个相,可能给出不同的解读和建议。
这次课程,教授还教了五行和相关应用。这个东西之前在其它课程上也接触过,基本还是一致的,个人觉得对于自我理解,识人用人还是有帮助的。人跟人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在团队组成中,如果能够选到合适的人,能够产生的合力会更大。用人的时候,根据他们的特性放到合适的位置,这样也能够发挥出更大效能。
五行的差异,我觉得它应该是结合了出生时所接受的宇宙能量而产生的,但是它是可以通过后天修行去平衡的。上课的时候有同学提到感觉我比较像是属木的,土元素过多的特质并不明显。我想这应该跟多年修行还是有点关系的。我的古儒曾经说过,修到最后就是别人看不出你是什么星座,什么五行。因为元素都平衡到了,人也圆融了。
总结下《易经》给我的两个最大感悟。第一就我整体性,万事万物都是一个整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种整体观就会超越二分性的思维,拔高到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看待事物。另外呢,就是元亨利贞,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六十四卦就代表一个周期,每一卦都前后关联,但每一卦都不可能是一个恒久不变的状态,就好像人生,悲欢离合,高低起伏,都是自然规律。当在人生低谷的时候调整好心态,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当在人生高处的时候,保持谦卑,不过满。顺势而为,人生才能顺遂。
说起《周易》与《易经》,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回事,但具体说来《周易》与《易经》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何为易?易就是变化。《周易参同契》说:“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后汉郑玄说:“易者日月也。”何为经?经的原意为织布机上的竖纱,又指义理、法则,典范的著作。张成老师讲到 《易经》是华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华夏最古老的术原著。虽然是卜筮之书,但其内在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逻辑体系,却构成了华夏传统的哲学和文化体系。易的起源,传说远古时期伏羲氏观物取象始作八卦,显示了宇宙本体及自然体象之功能,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之原理。
易有三种,我国古代有《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这三个都是讲阴阳变化的,所以叫作易。这个解释看来是很合理的,也已经被历代人所接受。《易经》是我国古代最古老的文献之一,集合了这三个易在内,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为夏代人对易学的总结,据说是由神农氏所作。神农氏也称连山氏,是古代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相传伏羲氏所作的“易”,经过19代传承之后到了神农氏,神农氏对易象的运用进行了推广。《连山易》的八卦图,称为先天八卦图,以艮卦为首,主要讲阴阳卦的对峙,并运用阴阳消长的原理来解释事物,以此为中医奠定了基础。
《归藏易》是黄帝时代的易,为商代人对易学的总结,据说是黄帝所作。黄帝号轩辕氏,又号归藏氏,传说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易学的发展从神农氏经过8代传承后传到黄帝,黄帝别于连山重仰观天法而主变,偏重俯察之地方而主藏,作《归藏易》,以坤卦为首卦。《归藏易》的八卦图称为中天八卦图,讲阴阳调和,以地包天,地气上升,天气下降,阳变阴合,乃能生生化化。《归藏易》对后世影响很大,对于文字、音律、文、五行、干支、历算、礼制等文化,特别是中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历史久远世事沧桑,《连山易》和《归藏易》早已失传,最后只有《周易》流传至今。
《周易》是周代人对易学的总结,是周文王、周公、孔子所作。《周易》分《古经》和《易传》两部分,《古经》是本文,由卦辞和爻辞组成,《古经》六十四卦卦辞,为周文王被囚羑里时所作,卦爻辞后来为周公所作。阐释《古经》的《易传》,由“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等十篇文章组成,为孔子及其后学弟子所作。文王所画的八卦图,称为后天八卦图,首卦为乾。后天八卦图讲流行,形容如水之流动,用以表示阴阳卦之间相互依存。《易传》是打开《周易古经》的金钥匙,他以阴阳辩证的哲学观念阐释《周易》,使《周易》上升到更广阔的哲学领域。
《易经》原是上古卜筮之著述,在商末周初之际,经过周文王的整理,将其引入了“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八卦、六十四卦是用的,但卦中包含着哲学思想,体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论观点。500年后经过孔子及其后学弟子传述,他的哲学蕴涵才被揭示出来,为众人所知晓。又经过历代众多学者的研究,使《周易》成为中华文化的最高典籍。易学揭示天地自然及社会发展变化之规律,对儒、道、墨和诸子百家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影响。易学就像一个万花筒,其博大精神的原理在各门学科都得到广泛运用,如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历法、数理、生物、音乐及军事、医学、武术、气功等方面都与《周易》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b8mCfVGUL1lqVchbHov9w
张其成讲《易经》。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张其成教授,将经义中的阴阳动静、得失吉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平实有趣。三十余年精研易理,在世界各地的讲座场场爆满。帮你突破对于《易经》的“识障”,顺天知命,习得大道。张其成全解周易,穿越时空,探寻远古文明的秘密;敬畏天道,感知宇宙变化的规律;改变命运,掌握趋吉避凶的法则;回归简易,开启为人谋事的智慧。
课程目录:
《易经》中到底蕴藏了什么大智慧
《易经》与《本草纲目》——张其成对话赵中振
学习《易经》有什么用
《易经》的文化地位
孔子作《易传》
八卦是怎么画出来的
“阴阳”蕴藏的秘密
......
免费分享十二生肖和星座知识,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chamadao.com/yy/46m126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