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茶马道 > 姻缘 > 易经天上面动,易经什么是动爻

易经天上面动,易经什么是动爻

  • adminadmin
  • 姻缘
  • 5

内容导航:
  • 为何“泽”的符号(八经卦之一:“兑”的符号)是天上在动呢?明明“泽...
  • 周易中的八个基本卦象是怎么与天泽火雷风水山坤对应的??例如,为什么上...
  • 结合自身的情况写自己对阴阳的看法为主题的论文2000字
  • 用想象力了解《易经》中的八卦
  • 在易经、道德经中,天地指什么?为什么那么被看重。
  • 易经中"天"为什么用乾代替
  • Q1:为何“泽”的符号(八经卦之一:“兑”的符号)是天上在动呢?明明“泽...

    不能硬套。八卦的阴阳是个整体,乾全阳为动,坤全阴为静,然后你再用阳动阴静来看巽兑,风动在上,水动在下。来看坎离,月中明,日中黑。只是个对应思考的方式,易要学活,不要落在对应的框子里。

    易经天上面动,易经什么是动爻,第1张

    Q2:周易中的八个基本卦象是怎么与天泽火雷风水山坤对应的??例如,为什么上...

    是这样的,一连横代表阳.天为阳中之阳,所以是三横.这是天的本像.他的变像是多一个由阳变为阴,也就是由一变成“- -”,同理,地的,是反过来,由“--”变成“一”
    他的变像就- -,三下面动了,就是天最下面运动了,那自然是风了.如果是天中间动了,那自然就是烟了,也就是代表火,因为火才会生烟. 如果天最上面动了,那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天映上水里面了,天在水下面.那卦象自然就是泽了,大湖泊把天映在水里,天在水下面,水面上起波了,就是水中天上面动了.....
    换一下.天是圪,风是巽,泽是兑......
    同理,地是三个"- -" 地最上面动了,那就是山动了...因为山是在大地最上面的.
    地中间动了,那是水在流动,因为水是在地下的,,,,,不要说地表,地下水是地水的几倍啊。。。。
    地的最下面动了。当然是震。因为,地心的动运动,才是地震和板块变化的原因。。。。。。。
    http://tieba.baidu.com/f?kz=827356788
    以前在黄帝内经吧说过相关的问题。
    一时顺口说的,不知有没有打错字。

    Q3:结合自身的情况写自己对阴阳的看法为主题的论文2000字

    阴阳的肇始
    先天八卦
    传说上古时,阴阳始于气象观测。伏羲氏坐在观象台上,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知人世,取象类比,发现了阴阳是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伏羲氏“一画开天”:用“—”首尾相接取象为太极“○”,代表日出日落的升降规律。太极内蕴阴阳,是宇宙的原始态,是世间万物的本源。太极就像圆周一样,具有无限大、无限小、包容宇宙一切万事万物阴阳属性的深刻含义。
    古人观察太阳在周天上运行,太阳因周天变动,太极动则为阳,静则为阴,太极化生出阴和阳。伏羲氏用“—”符号代表阳,代表热,代表白天,取象于天;用“- -”符号代表阴,代表寒,代表黑夜,取象于地;用“ ”代表阴阳,来象应天地、昼夜,热寒。
    太阳一天的出入升降运动使阴阳交感互动,分别化生出夜阴昼阳,产生出寒温热凉四象:早晨温-少阳、中午热-老阳、黄昏凉-少阴、半夜寒-老阴。这就是古人观察:“—”阳化生为“老阳、少阳”;“- -”阴化生为“老阴、少阴”的演化过程。 阴阳四象取象于一年的“生化收藏”,象应于一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生长收藏”四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过渡变化状态,后世称之为“化”,象应于五季“春夏长夏秋冬”。四象的形成,也就出现了五行。这就是阴阳和五行的最原始的理论起源。
    四象阴阳交感,分别再阴阳化生,也就化生出三画卦的八卦:乾、坤、坎、离、艮、兑、震、巽。天是不能分开的,地可以分开。天空中动是火,天下面动是风,天上面动是泽。地分三层,地当中动是水,地下面动是雷,地上面动是山。八卦类比八象应八方:乾象天、应南方,坤象地、应北方,坎象水、应西方,离象火、应东方,艮象山、应西北方,兑象泽、应东南方,震象雷、应东北方,巽象风、应西南方。
    八卦反映到八卦图上恰好与我国的基本地理地势相对应。八卦图方位与现代地图方位完全相反,是因为八卦图是伏羲氏坐北面南,以人的方向感觉作为定向标准的,而西方地图则是以地理实物方向作为定向标准的。这恰好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中方文化重视“人”,以人为本;西方文化重视“物”,以物为本。
    阴阳化生规律图
    八卦继续化生,八卦则演化为十六卦,十六卦生三十二卦,三十二六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一百二十八卦……直至无穷,演变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事实上,16卦、32卦、64卦……本质上都是八卦,因为它们所有卦象都是在八卦基础上化生出来的,世间万物可以概括为:天、地、火、水、风、雷、山、泽这八种现象彼此间的阴阳互动演化的结果,世间万事万物万变不离其宗。此所谓八卦定乾坤,也就是老子“三生万物”的道理。
    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世,取象类比。发现了人顶天立地,是万物之灵,是天地间错综复杂万事万物的代表。人是一个小天地,人同样具有天地的阴阳特性。人根据天地阴阳特性标准,把天地划分为阴和阳。天、地、人古人称之为三才。以此观念来认识阴阳,阴阳就是三才,三才也就是阴阳。伏羲氏把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确定为阴阳变化的基本规律,因此把八卦定为三画卦,实际上八卦本身就蕴含了天地人的三才思想,后世继承发展了三才思想,形成了系统的三才理论。老子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的“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中医的天人合一理论、六经三阴三阳理论、三焦理论都是始于阴阳八卦理论。
    总之,伏羲一画开天地,代表了宇宙万物的起源;又以八卦定乾坤,把万事万物归纳为八卦等八类基本元素。伏羲氏根据大自然的现象画出后世所说的先天八卦图,揭示了宇宙自然的阴阳规律。为后世留下了一部“无字天书”。阴阳理论与今天哲学的矛盾论相比,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角度理解阴阳八卦非常抽象,难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们从观测太阳周天运行角度来理解阴阳八卦,就非常容易了。
    太阳日出日落升降运动好像是在圆轨道上运行,古人叫周天运行,白天黑夜把一天分成阴阳两仪,早上、中午、傍晚、午夜把一天分成四象,四象进一步再阴阳对偶平分,就是所谓的八卦了,八卦再连续平分3次,又可分成64卦,卦象可以连续平分下去,直至无穷。
    对于世间任何事物,无论怎样阴阳划分,事物总是按照固有的阴阳升降出入规律,周而复始地运动变化着,每一个完整的运动周期都可以看成一个太极;一个周期粗分就是阴阳转换周期,细分就是四象的寒温热凉变化周期,再细分就是八卦次序周期,……再分还有64卦次序轮回周期;……甚至不断细分,把一个周期可以无穷地细分下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阴阳规律,太极、阴阳、四象、八卦……是同一周期规律事物,按不同精细程度描述的周期规律。
    结合现代人的认识,太阳周天运行,就是所谓的太极;太极思想指导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认识事物。白天黑夜把一天分成阴阳两部分;阴阳思想指导我们从正反两方面认识事物的阴阳规律。早上、中午、傍晚、午夜把一天分成四象;四象思想指导我们运用四象规律细化事物的认识。四象对分成八卦;八卦思想指导我们从八个方面把握事物的演变规律。我们可以根据对事物认识精细程度的具体要求,选用太极、阴阳、四象、八卦、64卦……规律来认识和把握事物。用现代话讲:太极、阴阳、四象、八卦就是各具不同自然周期规律的模型,阴阳八卦是科学观测的成果,不全是玄学,我们要深挖阴阳理论的科学内涵。
    后天八卦
    相传中古时,82岁的周文王因谗言诬陷,被商纣王囚禁在羑(you)里城长达七年之久。周文王在狱中韬光养晦,参透了伏羲先天八卦阴阳至理,以蓍草为工具,根据斗柄顺四时五行八方旋转运行的周天的天象规律,根据帝王临御四正四隅八节的国事规律;将八卦:震、巽、离、坤、兑、乾 、坎、艮依次定位归属在“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等四正四隅八个方向上,依次主应在一年360天“周天”中的各个45天上;从而推演出了后天八卦。

    文王后天八卦图 北斗四时运转图
    《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记载的就是周文王推演后天八卦的过程:一年之中斗星运转一周,斗柄指正东方,震位,象应二月春分,一阳排在二阴之上,春气旺万物生,为木;斗柄指东南,巽位,象应立夏,阳盛于上,万物繁茂,为木;斗柄指正南,离位,象应五月夏至,万物长大成形,皆有显着之象,阳旺蕃英成秀,为火;斗柄指西南,坤位,象应季夏孟秋之间的立秋,土气旺而生万物,为土;斗柄指正西方,兑位,象应八月秋分,一阴之水在上,阳气壅遏于下,水润泽于下,万物皆愉悦,为金;斗柄指西北,乾位,象应立冬,阳居阴位,阴阳之气必相搏而战,为金;斗柄指正北方,坎位,象应阳气蛰藏于阴中,万物皆归藏于中,为水;斗柄指向东北方,艮位,象应立春阴尽阳生,天运一周岁,气机变化终而复始,成终成始,为土。
    可见,周文王演绎的后天八卦,记天体八节符号,四立为生长收藏,二至为寒暑之极,二分为阴阳之和。后天八卦配四时八节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存在的连续不断阴阳互根互存的周期规律。
    周文王在后天八卦基础上,每卦又演绎成八卦,八卦之间互相搭配,形成了以六爻为基础的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文王借喻帝王国事、夫妻儿女家事、人生长壮老已的人生规律,又为后天八卦的每卦写了卦辞,为每爻写了爻辞,遂写成《易经》,形成了阴阳易理,从此八卦才开始有文字记载。用现代话的说,周文王为后世建立了能够涵盖宇宙、社会、家庭、人生、心理,生理、病理等周期规律的六十四类事物发展的模型。
    十翼
    周文王虽然为八卦进行了文字记载,但是文意深远,词义古奥,又多有暗示,一般世人根本难以理解。孔子五十岁始学易,认为易经是阴阳至理,潜心研究易经,倾毕生精力为易经批注,作系彖辞,创《十翼》。《史记•孔子世家》有“孔子晚喜易,序 、象、说卦、文言,读易韦三绝。”的记载。十翼有:《彖(tuan)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十篇。至此易经的基本内容已经全部形成。《十翼》是对《易经》(《周易》)的注释,《易经》因《十翼》才容易解读,易经才因此得以传于后世……,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经”。《十翼》是学习《易经》必备的基础知识,学习《易经》必先学习《十翼》。学习《易经》不要死背硬记卦辞、爻辞和经文,而是深刻体会《易经》六爻、六十四卦的逻辑思维过程和方式。用现代话讲,就是学习掌握研究事物,分析事物,认识事物规律的方式和方法。《易经》破解的就是是纷繁复杂变化的大千世界所共有的普遍规律。
    了解气
    气就是天体运行在地部产生的气象变化。气象变化总括有:寒风热暑湿燥六种变化,故称为六气。古人认为:气象的阴阳变化决定于天体运行。天体气象变化的方向和时节又取决于于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皆一气所化生。分则为阴阳,合之则为太一。阴阳本来只有两方面,只是因为阴阳需要划分标准,也就出现了人。天地人合称三才。太极既是一,也是二,也是三。因此古人是根据天、地、人三部观察宇宙一切事物气化活动情况的。气本无形,古人就采用“因形察气”方法观察气的活动,采用律吕、五音漏刻的方法纪理之。
    气的观测
    1.观天部随其节令察其气机升降
    太阳运行有年周期,日体晷影一年运行一周,晷影在圆周上运行,左升右降,经过四正(东、南、西、北)四隅(东北、东南、西南、西北)旋转运行周期规律,根据月体日宿二十八星宿周期规律,根据北斗星的旋转运行周期规律,根据日月星斗相会周期规律,再根据天体五星定时出没于东南西北中五方而划定年周期为春夏秋冬四时,每时有一气,太阳运行一周有风暑湿燥寒等五气的变化,对应于生长化收藏五种阴阳盛衰变化方式,五气配五行:木火土金水代表五气的变化。这就是所谓天部五运气机升降出入规律。
    2.观地部从四方四时以察其地面生化收藏
    地部自然之气本于三阴三阳,概括为:风热暑湿燥寒六气变化。六气节律性地出现在一年变化的气候中: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初气地支配寅卯;少阴司天,其化以热,二气地支配辰巳;太阴司天,其化以湿,三气地支配午未;少阳司天,其化以火,四气地支配申酉;阳明司天,其化以燥,五气地支配戌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终气地支配子丑。这样六气每气配两月,六气恰合十二月。古人观察发现:风热暑湿燥寒本来是自然之气的正常变化,就是所谓地部六气。但是如果地部六气太过、或不及,必然会严重影响地气的生长化收藏,产生自然灾害。同样六气也存在年节律变化,存在着复杂的五运六气规律。六气的本质上就是天体运行在地部产生的气象变化,所以说地部六气本质上就是天运五气在地部的表现,这也是五运与六气的关系。
    气本无形,无从观测,古人采用“因形察气”方法来间接观察气的活动。“形”就是指地部有形可征之物。聪明的古人是通过观察风向的方法间接了解了地气的活动情况的。古称为风角术,又称天籁。具体观察方法是:古人就是通过对东南西北方向借助季节风的风向的观察和对气候的观察,发现了季节风向和四季寒热温凉地气的关系季节气候密切相关。古人观测发现:天地之气在升降浮沉过程中,在不同的季节,中自然界能够发出不同的固有频率。古人是通过就借用律管共振方法测知了地气的变化规律。古人通过自然五音的观测,发现了五音也与人体五脏功能密切联系。
    古人还对地部有形之物进行五行归类:根据酸苦甘辛咸五味,辨识事物的阴阳属性;根据寒热温凉四气,辨识事物的升沉浮降气机;进而辨识有形之物的五行属性,间接了解有形之物的五行生克制化的气化状态是否正常、是太过或不及。最后古人将运气理论发展成为六十甲子术。六十甲子术就是古人掌握五运六气规律的其中的一个数理工具之一。
    3.观人部从天地气交中察其气损益消长。
    古人认为天人合一,人也是一个小天地,人与天地之间的气化相通,并存在着共通规律,都遵从阴阳五行之间互相亢害承制的气化规律。人体随天地五运六气的变化产生相应的阴阳升降、生长化收藏的变化。五运六气正常,则人体气机调和,阴平阳秘,五脏安和而无病。五运六气太过或不及,就会发生自然灾害,也会严重影响人体五脏之气的失常产生疾病。因此人体阴阳气机的变化也间接反映了天地之气的活动状态和规律。这也是古人“因形察气”的方法和思路。
    “因形察气”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观察天象规律的方法,同时还给我们后人提供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中医在“因形察气”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医藏象理论依据就是“有其内,必形诸于外”的易理。中医辩证论治过程就是通过病人外在证候,诊断病人的内在病机,指导临床处方用药用法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因形察气”的治病过程。中医用阴阳五行理论判断人体五脏亢害承制状态,作出五脏太过或不及的诊断,指导运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偏性纠正治疗疾病的阴阳偏性。从中能够理解中药四气五味理论根源于阴阳五行理论,根源于古人“因形察气”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到人体的阴阳规律:“气有多少”表现在人体上就是三阴三阳六经;“形有盛衰”表现在人体上就是五脏的盛衰。五脏病理变化有三:不外本脏自病,相生失衡,相克失衡。

    Q4:用想象力了解《易经》中的八卦

    要了解《易经》中的八卦,必须要善于运用我们的想象力。如果不用想象,只是去看很具体的现象,是很难了解《易经》的。

    八卦是一套非常美丽、非常整齐的符号系统。我们要了解八卦,必须积极运用我们的想象力。

    伏羲生活的时代没有我们现在的高楼大厦,没有飞机,甚至连风筝都没有,他怎么给百姓讲这八个基本卦呢?那就用自然现象解释好了。

    伏羲先画了三道横线“☰”,告诉大家这是天。为什么是三画为卦呢?

    因为三画卦揭示出了宇宙中阴阳共存、阴阳互动、阴阳互变的基本规律。确定了天之后呢,伏羲引导大家思考“天”可能会有三种变化,分别是上面起变化、中间起变化、下面起变化,他把这三条线分别代表上中下。

    他首先把最下面的阳爻换成阴爻,表示天的下面起了变化。试想一下,在自然里,通常风来的了的时候,天下面的事物会摇动起来,所以天下面有了变化,就是风(☴)。

    天当中有了变化的是什么呢?森林里野火烧起来的时候,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就像天空中着火了一样。所以天空中有了变化的就是火(☲)。

    那么,天上面起了变化,又该怎么解释呢?那时候的人们没有火箭看不到天上面,但通过湖泊水面,却可以看到天空的倒影,所以天上面起了变化的就是泽(☱)。

    天画完了,该地了。天是连续的,但地却是断裂的,三条连在一起的横线叫作天,三条断开的横线就叫作地(☷)。

    地也有三种变化,打雷的时候,大家感觉到地底下在动,所以地面下的变化是雷(☳);大地中的水脉形成河流,所以大地当中的变化,是水(☵),地上面的东西很多,但最醒目的是山,所以地上面的变化是山(☶)。

    这样一解释,大家立刻就记住了:三条连续的横线是天(☰),天下面的变化是风(☴),天当中的变化是火(☲),天上面的变化是泽(☱);三条断开的横线是地(☷),地面下的变化是雷(☳),地当中的变化是水(☵),地面上的变化是山(☶), 这就是八卦符号的来源。
    现在我们知道,八个卦象代表的是地球上的八种自然现象,天、地、水、火、雷、风、山、泽。但是这些事物太具体了,再进一步演化去解释自然万象,很容易被束缚。怎么办呢?

    我们的古圣先贤非常高明,他们把这八种自然现象的特性升华提炼出来,用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巽(xùn)代表风,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所以,八卦由原来的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变成乾、坤、坎、离、震、巽、艮、兑。
    乾是健进的意思,而天最大的特性就是健,《易经》称“天行健”,认为天是最有创造力的,刚健向上,永不停歇,所以用乾代表天。

    坤是柔顺的意思,而地的特点则是厚德载物、深邃宽厚,它从不说话,从不抗议,懂得配合和辅助之道,所以坤代表地。

    坎有坎坷、坎险的意思,分开看又是一个“欠”、一个“土”。人站在土上面会感觉踏实笃定,站在离了土的水面上,则会深陷险境,所以坎代表水。

    离有离开的意思,这与火的特性密切相关。火一定要依附在别的东西上才能燃烧,一旦离开附着的东西,火就没有了。

    所以你看我们扑救森林火灾,首先会选择挖一条隔离沟,把火区隔离开来,使火势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正是这种需要附着的特性,所以离代表火。

    艮代表山,艮是让你适可而止的意思。我们爬山的时候,爬累了就要休息一样,不能一味硬撑,否则爬到山腰就累坏了,反而爬不到山顶了。而且爬山要慢,这样才能欣赏沿途美景。所以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震代表雷就很好理解了,因为打雷时,整个大地都在震动。

    最有趣的是把风叫作巽,因为风是无孔不入的,太阳还有照不到的地方,但风哪里都能吹的进去,而且风没有任何偏心,吹过的地方草都齐齐地向一边倒去。所以哪里都进得去的东西,我们就把它叫作巽。

    泽为什么叫作兑呢?兑字加上个“心”,就是喜悦的“悦”字。想想看,当我们到清澈的池塘边,看到碧波荡漾、水天一色、树影倒映,是不是感到心情很愉悦。

    通过上面的一番解释,相信你也看得出,《易经》虽然很古老,但它跟我们的生活很贴近,八种特性正好配上八种自然现象,八卦也就获得了解释世间万物的强大能力。

    是不是运用想象力来解释八卦,就很好理解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给你带去启发,喜欢就点个赞呗。

    Q5:在易经、道德经中,天地指什么?为什么那么被看重。

    天乾地坤,乾阳坤阴,阴阳化万物,所谓二生三,三生万物,天父地母,因为世界天地最大,所以常做代表

    Q6:易经中"天"为什么用乾代替

    乾,有“阳”的意思,清、阳,是天的特点,因此用乾代替天
    而且乾坤本来就指天地。
    所以乾就是天咯,就好比父亲与爸爸,都是一个意思。